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首页 >信息详情
九月份教科研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5年9月21日]

小学语文课堂的激励性评价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及技巧

      教师担负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及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创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教师不加辨析地不求实际地廉价表扬,非但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加探索的动力,反而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更好地发展。 

      评价学生时需要适度模糊,看不足用“凹透镜”,看优点用“凸透镜”。也就是说,教师评价学生时,对其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也不宜斤斤计较,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亮点”:读得不流畅,但可能声音响亮;说得不完整,但可能思路独特;写得不工整,但可能内容具体……例如: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说话结结巴巴,其他学生都跃跃欲试举手争着回答时,老师不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急于让另一个学生代答,而应适时对该生加以鼓励,像“别紧张,老师相信你能说好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没关系,也许下一次你就成功了。”等,能及时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他的自信心,话也流利多了。 

      只要教师有心,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亮点,一个亮点就是一次成功,一份自信,一回期待。作为教师,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孩子的智慧与理想的亮点,让无数个亮点汇集到一起,在我们的课堂中燃烧,让整个语文课堂在孩子们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愉快地度过! 

二、课堂激励评价“四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激励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1、情感激励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课程呼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因此教师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弟妹,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洒向学生都是爱,洒向学生都是情。课堂上教师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都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都激励学生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眼神,动作,表情显露出来,用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激励评价从教师的心窝飞泻而出,学生也会用他爱老师,爱学习的情感来回报老师。 

      2、语言激励法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课堂激励评价也离不开语言。教师要力求使自己的评价语言真实,准确,精彩。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真诚,还需要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人云亦云的“好”,“棒,棒,棒,你真棒”等评价语言使人觉得“言不由衷”因而听而生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开一个帽子工厂,每天上课都要带一些帽子去,看哪个学生适合戴哪顶帽子,就把哪一顶送给他,课堂评价中的同一句话,我们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学生感到勉强;也可以说得激情四射,让学生感到温暖和幸福。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赞美,赏识的语言,多给学生表扬,激励。同时我们认为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的批评指正,是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物质激励法 

      物质确实存在很强的刺激性。适当地在课堂激励评价中采用物质激励也是一种好方法。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的奖励一朵小红花,一颗糖和一个水果;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时地奖给一个练习本之类的东西,的确能起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但物质激励评价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们仍提倡精神奖励为主。有一次我们听一节低年级的课,教师不断的奖给学生小红花,还没进入新课,红花已送了一大半同学。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激励评价,这种为激励而激励的评价不值得效仿。 

      4、量化激励法 

      在课堂激励评价中,我们还可以用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激励评价。具体做法是:将班上全部学生分成按性别搭配,成绩好坏搭配和学习能力搭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以小组织的姓名命名。课堂上开展组际间的学习和守纪竞赛。表现突出的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每组加50分,其他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同桌加20分,课堂作业得“优”的每人次加10分。每天的分数由班长汇总后填入班级的《课堂量化激励评价表》中,一周一总分,总分最高的是本周的“红旗小组”。实践证明:此方法简便易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能是学生在相互监督管理中自觉上好课,学好知识。 

      课堂激励评价是对真情的唤醒,对言行的肯定,对精神的诱导。有效的课堂需要精彩的激励评价作支撑,愿我们的课堂评价能开出精彩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版权所有: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和蔚路1号

技术支持: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