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首页 >信息详情
十二月份教科研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6日]
教研工作的价值与使命
  在基础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的今天,教研系统如何在未来教育改革的挑战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如何在回归教育理性与恪守教育本真的同时,为发展课程、促进学习、改进评价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并推动教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上,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教研系统以“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题,分享了学术研究与实践成果,共话课程改革的时代焦点,追问教研工作的价值与使命。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推进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课程领导力的强弱决定着学校是否能够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地持续发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是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问题解决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课改的必然抉择。”与会者认为,新一轮课改强调重心下移,凸显校本价值,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一命题上。
  学校课程领导力是指学校自身在课程规划、建设和评价等实践行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领导力,它在学校课程建设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一直把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作为推进上海课改的主旋律,通过行政与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机制,渐进性和持久性推进该项目。他们指出,课程领导力的主体应是学校以校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包括校长、中层管理者、教师,也包括学校课程实施时参与的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力量。提升学校课程团队的整体课程领导力包括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与完善、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教研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利用、作业设计与评价、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等要素。他们通过描绘“可视化”地图,用数字故事展现研究过程,用研究手记再现问题解决的“关键事件”等实践技术为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与专业引领。
  论坛指出,从单纯的研究学科教学到研究课程是教研工作顺应时代的重心转移。教研系统在落实课程方案、研发课程体系、解决课改疑难问题的同时,更需要承担唤醒学校与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与智慧,引领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课程创生能力发展的责任。教研员则需跳出学科,增强课程视野,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指导学校开发系统化、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指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透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学习?怎样让育人目标落地,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上海市青浦区的新课堂包含预学习、预学单、学习目标、课堂讨论、课堂展示、当堂检测、课堂小结、即时评价等8个行动模块,体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鼓励挑战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浙江省萧山区的教学新范式研究,强调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教会”,而是教学生自己“学会”,这些都是教研系统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模式的行动经验。
  针对一些课堂改革中出现的自主变成放任自流,合作被模式化,探究被绝对化等异化现象。论坛就如何克服形式大于实质、偏离教改本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部分与会者针对“课堂模式化倾向”,提出加强课型研究的建议。
  “10年课改,最大的成就是课堂成为焦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后10年,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哪里走?还是要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学,正确认识所处的环境”,江苏李善良老师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学什么”,“怎么学”同样重要,课堂变革的实质就在于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大家认为,坚持“学为中心”的方向,尽管会有曲折与分歧,但最终会殊途同归。
  基于证据的教研改进:还原评价的指导功能
  教育评价不仅是教育质量评估的温度计,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走在教育发展之前的教育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引领与促进的作用。传统的教研评价,因过多的凭借经验与承袭,强化结论性评定多了些,关注过程性诊断少了些。面向教育发展的未来,从经验为主转向以数据说话,还原评价的指导工作,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三地教研系统增强了运用科学的测量手段与评估方式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的意识与方法。为建立区域范围内全面、客观的学业质量与教育质量检测体系,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撑。上海市长宁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构建的绿色、多元的区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客观诊断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研究评价体系的数据模型构建基础上,三地进行了“诊断——改进”评价模型的探索。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依托区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客观诊断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学问题,并将之作为教研活动的改进依据。这种寻找数据与教研活动交集的尝试,体现了教研活动从凭借经验走向依据证据转型的探索,为基于证据的教研活动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教研员,如何顺应形势的要求,实现转型发展,是一种挑战。我们要不断转变教研观,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数据与证据收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说。
  理性应对挑战:秉承教研系统的研究优势
  课程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教研系统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推动与引领责任。如果说,新世纪课程改革之初,基础教育领域会更多地关注新名词、新理念的冲击,那么,在10年后的今天,如何把这些新理念转化为契合一线教育教学实际的行为与实践,则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这需要教研系统在教育改革中保持积极而理性的态度。
  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认为,不能一边鼓吹着均衡,一边用各种名目的评比、定级制造新的不均衡;一边鼓吹着师生权利,一边对师生权利实行着制度化剥夺;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一边用教育的管理制度强力支撑应试体制。种种为追求局部合理而掩盖整体的非理性事实,正是教育制度理性发育迟滞的表现,回归教育本义、提升教育的理性水平,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当务之急。

版权所有: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和蔚路1号

技术支持: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